【精选】观察植物日记七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察植物日记7篇,欢迎大家分享。
我观察的植物是三叶草,它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来说一说吧!它由三片叶子组成,颜色有淡绿,深绿两种颜色,它开的花是淡白色,花心有淡绿,深黄色,它长在有水、土的地方。
它习惯和松树在一起生长,也爱群体生长,适应适应在18—21摄氏度左右,不过有的三叶草种在花盆里。三叶草是野生草,也是一种用于好看才种的草,在校园里种是最好的。
我非常喜欢三叶草,因为它有独特的外形、香味四溢的花朵,我们家门前有一大片三叶草,我要拔几株放到花盆里养!
今天我们一进教室郑老师就给我们猜了一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有个白胖子。”同学们有的猜到辣椒,有的猜西红柿,还有的猜火龙果。这些都是错的。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是花生。
上课了,郑老师给我们每人一颗花生。它像一个小葫芦,我拿起了花生闻了闻,花生的气味一会儿就钻进了我的鼻孔里。
我用手摸了摸花生壳,花生壳很粗糙,像弯弯的小路。我把花生放在耳边旁轻轻的摇来摇去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好像在说“快放我出来,快放我出来,我要看看外面。”我把粗糙的外壳剥掉,啊!果然是红帐子呀!我把红帐子剥掉花生好像在说:“外面真美呀!”我拿起一颗塞到嘴里,可香了!
花生不和梨,苹果一样挂在树上炫耀,它只在土里默默成长,等人们挖出来才知道。花生的作用有很多,能做成花生饼干,花生糖 花生油……
妈妈在邻居奶奶家端回来了一盆铜钱草,老师正好就布置了让我们观察植物的日记,于是我的植物观察日记就写我对这一盆铜钱草的观察了。我记不得第一天铜钱草被妈妈端回来的样子了,但我知道老师布置观察日记之后,铜钱草每一天的模样。
观察铜钱草的第一天,我是趴在窗台上看这盆铜钱草的,小小的叶子舒展在花盆的顶部,有的小,有的更小,比旁边妈妈一直养着的薄荷要小得多,但比我之前养的豆芽菜还是要大很多。
第二天,我看见妈妈把铜钱草搬进了客厅,放在了电视柜旁边,我就蹲在地上看了一会儿,好像铜钱草比昨天的大了一点,又好像没有大,或许铜钱草的成长就是这么细微的吧,我这样想着结束了第二天的观察。
第三天,我不知道妈妈是不是为了让铜钱草又去晒太阳还是怎么着,妈妈又把铜钱草搬去了阳台上,我只好跑到阳台上来观察这盆铜钱草了。也就是在阳台上,太阳光的照射下,我从铜钱草的下方往上看,看见太阳光,也看见铜钱草的叶子一片片张开着,像是荷叶似的,我拿出家里的相机从这个角度给铜钱草拍了一张照片,我还把这种照片用家里的打印机打印了出来,贴在墙上,用记号笔写上“家养荷叶”。
第四天,今天妈妈没有把铜钱草再移动位置了。铜钱草在阳台上找到了属于它的位置,果然长得也比之前快了,我看见它周边之前没有长叶子的茎干,今天也长了几片叶子,我知道,它们再长大一点也可以变成“家养荷叶”那么好看的。我在观察铜钱草的时候,妈妈还过来陪我看了一会儿,妈妈告诉我,“家养荷叶”拍得很好,这些铜钱草以后的“玉照”就都交给我来拍摄了。我连声说好,我知道,这样我对铜钱草的观察一定会比其他同学的植物观察日记要更细致更入微了!
那天上完语文课,老师要求我们回家种一种植物,观察它的生长过程.一回家我就找外婆要了几粒黄豆,小心翼翼地把豆子埋到土里,外婆告诉我,种黄豆要足够的水.我把黄豆种下以后就开始给黄豆浇水.几天过去了,没发现什么变化.
一个星期以后,我发现种黄豆的地方,土比别处的高出一些,轻轻扒开土一看,原来是黄豆长出了淡黄色的小芽,出土没几天,小芽又变成绿色的了.又过了两天,淡黄色的小?里长出了几片叶子,嫩嫩的,绿绿的,非常惹人喜爱,我天天都要去看它.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芽渐渐长高了,我拿来几根棍子插在土里,黄豆的藤就绕着木棍向上爬,没过多久,居然爬到了棍子的顶部.
半个月后,藤上长出了豆荚,豆荚上有一层细细的毛,摸起来软软的,很有意思.豆荚也由开始的浅绿色渐渐变深去.外婆告诉我,这就是我最爱吃的毛豆,我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心里充满了喜悦.等到豆荚变黄以后,就可以把豆子摘下来了.我把豆荚从藤上摘了下来,嘿,收获还真不小.一个豆荚里至少有两颗黄豆,我总共收获了10来个豆荚,竟然有20多粒黄豆呢!
通过这次种豆子,我懂得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
首先我们了解这次习作的要求:选择对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的进行观察发现,把观察发现中的活动经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写出来。这次作文要求表现出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思想感情及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风貌。
写作思路提示: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教会我们怎样生活;教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和真谛。如果你细心地思考一下,你获得许多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从动物身上的启示所发明的:人们模仿鸡蛋外形的特点,建造了拱形桥;受鸟儿飞翔的启示,发明了飞机,从植物身上的启示所发明的:从茅草划破手指,发明了锯;月圆月缺这种自然现象,常常代表亲友的团聚、离散;蚂蚁和蚜虫,表现出为生存而合作互助;从蜜蜂身上我们也可看到团结、分工的精神..以上这些启示数不胜数。你只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一定会发现大自然众多的秘密。
写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本次习作有两个要领和需要注意的环节:
一、它和我们写状物文章略有不同。状物文章一般具备物品的外观(形)和用途(习性),再加上能托物言志即可。但本次习作不但要写动、植物的外形、自然现象等表象东西,更重要要把发现的本质特征——例如:原因、原理、性质、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写出来。
二、结尾要把自己受到的启示写出来,也就是把分析研究后的结论、观察发现后的见解写出来。也可以写出观察活动后心得体会。
三、注意写作顺序:有两种顺序供参考:
1.按照以观察——发现——启示为重点线索来写;
2.按照由果转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写。即:先说明什麽给了我启示,在讲述怎麽给了启示的过程。
习作提纲示例:
啄木鸟给人类的启开头:简单的介绍啄木鸟是一种什麽动物。如:森林卫士
中间:写我的疑问:啄木鸟为什麽不怕震?
写我是怎样发现啄木鸟不怕震。(略写,简单带过即可)
写我如何一步步寻找啄木鸟不怕震的原因。是通过查资料,还是问老师,还是上网,还是问爸爸、妈妈;然后引用事实依据来解释原因。(详写)结尾:写啄木鸟给人类的启示。
精彩题目参考:
《XX的启示》《XX(一种现象),你是我的老师》《感悟XX(一种现象)》《由XX想到的》《直接以观察到现象为题》
范文1:
蜘蛛的启示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曾经给过我们很多启示。比如:梅花在寒风中傲然挺立,那是让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小草在冬天弯下腰,到了春天又直起了腰,那是在教我们从哪里摔倒的就要从哪里站起来。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偶然间在我家洗手间的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小蜘蛛。我惊恐万状,正准备把那只小蜘蛛踩死,只见它正在准备织网,我于心不忍,决定看看它是怎么织网的。只见那只小蜘蛛从嘴里慢慢地吐出一点白色的细丝来,然后从墙角这边爬到墙角那边,这样,第一根线就织好了。接着,它又照着前面织线的方法往下织,过了一会儿,一张完好的蜘蛛网就快完成了,我心里真替这只小蜘蛛高兴,这时小蜘蛛还在默默地努力着。眼看小蜘蛛就要完成了,淘气的风弟弟却跑来捣乱,它“呼”的一吹,蜘蛛网“绷”的一声就断了。可怜的小蜘蛛只好又重新织网,它又按照刚才织网的方法一丝不苟地织起网来。
这一张蜘蛛网和上一张一样刚织了不到一半,蜘蛛网又断了。就这样,蜘蛛网断了好几次,还是没有织完。我有些厌烦了,正准备走开,心里一想:人家小蜘蛛都没有烦,还在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怎么能烦呢?于是,我继续蹲在洗手间看蜘蛛是怎样织网的。最后,经过它一次又一次的艰辛努力,终于在最后一次织出了一张完好的蜘蛛网。看到这里,我被小蜘蛛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并从中懂得干什么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大自然真是我们人类的好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所收获的。
范文2:
蚂蚁的启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到公园里去玩。在一棵大树旁,我看见有一些黑色的小点子在地上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蚂蚁在地上搬运食物。
我转了转眼珠,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我跑回家,拿了一个杯子,倒满水,就往公园跑,然后我拿起杯子,把里面的水倒在那一群蚂蚁身上。顿时,一小块地方湿透了,蚂蚁们像战场上群龙无首的士兵一样,四处逃窜。有的蚂蚁在水里挣扎,有的蚂蚁动弹不了,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可是,这些蚂蚁并没有死,不一会儿,地上的水干了,那些蚂蚁又重新爬起来用嘴搬运食物,它们可真勤劳啊!简直连命也不要了。我不死心,心想:这些蚂蚁可真顽强呀!于是我又拿来一杯水倒在它们的身上,这下一些蚂蚁在水里拼命的挣扎想爬出来,最后有的蚂蚁使出了吃奶的劲,终于爬出来了,他们赶紧逃之夭夭,我想:这些逃出来的蚂蚁应该想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吧!
就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启示。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世界上的人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要不顾一切的去克服困难,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
小草的启示
人们都说,小草非常弱小。是啊,它的确是很不起眼,又柔弱又矮小。它没有五彩缤纷的鲜花那样娇嫩醒目,惹人喜爱;也没有参天大树那样的魁伟身躯,不能把双手伸向天空,招人眼球;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喜欢它!
大风可以把树木的枝干吹断,大雨可以把鲜花的花瓣打落,但它们却不可以把嫩绿的小草奈何。大风大雨过后,鲜绿的小草又很快恢复它那往日的模样,那样宁静,毫发无损。它那么有韧性,那么坚强。
小草是生命力的象征。充满浓绿的小草,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模范。小路边,沙滩上,屋顶檐底,随处可见小草的身影。炽热的太阳烤不死它,冰骨的严寒冻不坏它。一场春雨袭来,它又昂头挺胸从地底下钻了出来。
小草是绿色环保的代表。如果没有小草,大地上就没有了生机;如果没有了小草,大地上就会变得无聊的乏味;如果没有了小草,大地上就会没有了生命。
青青的小草漫无天际,无穷无尽,一百棵,一千棵,一万棵、一亿棵??布满在充满绿色的草坪上。这绿色是哪里来的呢?哦!原来是小草用自己顽强的身躯把乏味、单调的大地点缀得如此鲜活、如此美丽!草坪可以供人们休息,可以供人们乘凉,也可以供孩子们尽情地玩耍!每当你躺在小草上面,心里就会感到特别地舒服。
小草,你虽然弱小,但你永远那么坚强!你带给人们的',是惬意,是舒畅。我们要学习小草那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今后,我们无论遇见什么困难,受到什么挫折,都要像小草那样勇敢坚强!我们更要像小草那样,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绿意。
蚌的血液是淡蓝色的我和汪强、汪诚都喜欢玩小动物,也喜欢解剖动物。有一次,一位农民老伯伯把几只蚌用砖头戳碎后吃,我看见从敲碎的蚌壳里流出一种淡蓝色液体,就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伯伯说:“是蚌的血。”我听了感到,心想,血都是红的呀,蚌的血怎么会是淡蓝的呢?”
这天下午,我们到河里去摸蚌,不一会儿,就摸到了许多。我们选了一只最大的,决定做一次实验。我们把蚌养在脸盆里,等它张开了蚌壳,就把一根木棍插 进去,使两片蚌壳之间留有一条缝隙;然后我看到一颗轻轻跳动的浅蓝色的心脏。我们就用锋利的刀,小心地把它剖开,看到从里面流出一种淡蓝色的液体。
这时,我们相信了那们农民伯伯的话、蚌的血液的确是淡蓝色的,这说明,动物的血并不都是红的。
蝉发音的秘密
蝉为么会发音,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我常常躲在树下悄悄地观察。我发现蝉鸣时,总是“挺胸”、“翘尾”。
这是为什么呢?一天,我捉到了一只蝉,进行了观察研究。我摘掉了蝉的翅膀,把它放在地上,它在地上扑打着小翅膀,叫着;我又折断了它针状式的嘴,可它仍然叫着。蝉究竟靠什么发音呢?经过反复观察,我发现这声音好像是从胸部发出来的。于是,我把它捉起来看,发现它凹部的两侧,各有一片鱼鳞似的硬壳,像钳甲一样,里面有一对透明薄膜。蝉呜时,簿膜地回动,我用手轻轻地一捍这个地方,蝉就叫了。我不停地捏,它就不停地叫。我想:这对簿膜就是它发音器吧!我把簿膜刺破,再怎么捏,它也不叫了。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蝉的“响板”,是雄蝉特殊发音器。发音膜的肌肉收缩振动,蝉就会发出声音。雌蝉没有“响板”,所以是哑巴。
这时,我才明白,蝉叫的时候,为什么总爱“挺胸”和“翘尾”了。揭开了蝉发音的秘密,我又一次尝到了动脑筋、学科学的甜头。
秋天到了,我们小区有很多落叶,这些落叶几乎能把小区里的湖面填平!李老师要求我们观察树叶,我捡了三片树叶,打算回家观察。
第一片,竹叶。竹叶细长细长的,长约十厘米,宽约三厘米,我抚摸着竹叶,突然,手被刺了一下,再一看,竹叶上没有刺。这是怎么回事?我想:这上面一定有我用眼睛看不见的小刺,我在树叶上摸上摸下,结果在叶子的边缘,顺着叶子的顶部往根部摸,摸到了小刺。我猜对了,刺在叶子的边缘,从根部往顶部摸,会因为刺的形状而摸不到刺,相反,就可以摸到。
第二片,柳树叶,这个长约二十厘米,宽约四厘米的树叶,边缘也有刺,很明显,但扎起我的手来,手并不痛。我看着柳叶,就想起乡下的孩子用一片叶子,就能吹起一首歌。我也忍不住想去吹首歌,可这些没用怎么吹也吹不响,看来吹响树叶也有小窍门。
呀!第三片叶子细细、尖尖的松树叶儿不见了!我怎么观察呀?我只好下楼再去捡树叶。
秋天的叶子,真美啊!许多竹叶在一起,竹林显得更加翠绿;许多松叶在一起,松树显得更加苍翠挺拔;许多银杏叶在一起,把夏日里的炎热扇得无影无踪;许多柳叶组成的柳条,像美丽的小姑娘在风中翩翩起舞这美景让我们放下了学习的烦恼,开始愉快地歌唱。
我爱秋天的树叶,更爱这多彩的秋天!
一天,我和妈妈在花卉买了一个像洋葱一样的黑黑的种子,卖花的人说这是风信子的种子,种子上面有一个小绿芽。
回到家妈妈把这个“洋葱”放到了一个头大身子小的瓶子里,灌满水,让这枚种子浸在水中,种子身上的黑皮变软,渐渐裂开了,里面露出了粉红色衣服。过了几个小时,过了几个小时,种子下面长出了几个洁白的根,上面的芽越来越大。
第二天,种子的芽变成了小叶子,小叶子那么翠绿,叶子很厚有一毫米左右。叶子中间长出一根茎,茎越来越长,又过了大约四个小时的时间。叶子越来越长,又过了大约四个小时,叶子的长度越来越长,茎也变长变粗,中间又长出一根小茎。
到了第四天,在我写作业的时候,闻到了一缕清香,我马上跑到客厅,原来是风信子花开了,花一簇一簇的,每个花有五个角,花非常香,这浓浓的幽香在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这花颜色很深,味也变浓。花败了,可是绿叶还立着,像一个绿头发白腿的仙女。
我爱这株美丽的风信子。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