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日记 > 观察日记

观察蚂蚁日记

时间:2024-12-09 17:06:20
观察蚂蚁日记范文汇总九篇

观察蚂蚁日记范文汇总九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察蚂蚁日记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观察蚂蚁日记 篇1

听说,蚂蚁有齐心协力的能力,我想做个试验,证实蚂蚁齐心协力的能力。

这天,在我家的菜园边的土里,发现有一些蚂蚁,于是我就在它们旁边布置了一个“迷宫”,里面摆放有许多的障碍物,有木棒做成的桥、塑料泡沫做成的樽子、还有几个大水坑……里面还放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有糖、米饭、饼干、巧克力、蛋糕……。然后就蹲下来观察,只见,一只蚂蚁在“迷宫”里转来转去,大概在寻找回家的路,这时候蚂蚁就像闻到了蛋糕等好吃的气味,连忙从这边的塑料泡沫通过木棒爬到有东西吃的另一个塑料泡沫。我赶紧用放大镜观察,只见蚂蚁的腹部剧烈地收缩,才能把一块小小的巧克力抱了起来,然后又急促地回到蚂蚁窝。

我想,就这样子就算了吗?我就在蚂蚁窝旁等蚂蚁出来,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只见那只蚂蚁带了几只工蚁,爬了出来,然后又急促地向“迷宫”奔去,然后不断地有蚂蚁从窝里爬也来,它们一只接着一只,组成了一个蚂蚁的长队,它们往返交替,一边走一边用头上的触须碰一下对面走过的蚂蚁,不知道是交留信息还是给同伴们加油。只见蚂蚁们齐心协力,把糖、米饭、饼干、巧克力、蛋糕……一样不漏地都搬进了家,我还没反映过来,它们就已经收工了。它们的速度非常快,只用了短短的一两分钟。

看来,蚂蚁真的有齐心协力的能力。

观察蚂蚁日记 篇2

今天,我又趴在了静谧的草坪中,忘了世界,忘了时间,忘了自己。

我开始发现自己的身体渐渐变小,世界慢慢变大,成为了小人国的一员,我带着满怀的好奇心,往这未知的森林中探索。

走了许久,我遇到了和我身体个头差不多大小的生物——蚂蚁。我并没有去寒暄,只是默默地跟着,走了一会儿便看到蚂蚁从一个洞口钻了进去,说实话我有点害怕,但是,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心惊胆颤地走了进去。一看我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这里有许多蚂蚁子民,熙熙攘攘的蚂蚁群和外面比起来,这里就是个热闹的集市。在我沉醉在这壮观的景象时,

有个蚂蚁朋友已经发现了我的到来,走到我面前,充满好奇的仔细打量我,紧接着它的触角动了动。因为我看到百科全书上说:蚂蚁是用触角传达信息的,我想它应该是在和我打招呼,我也用人类的语言说:“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我继续参观这个庞大的地下蚂蚁城堡。我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工作室”,每走到门前,它们都会热切地和我打招呼,我也和它们成了好朋友。见到小蚂蚁小朋友,我把随身带来的糖果分给它们吃;看见那些工蚁兵在忙搬运东西,我就上去帮助它们。这是我又看到有好多忙碌一天的工蚁兵从外边回来了,我知道天色不早该回家了,我走出洞穴,睁开眼睛,发现我还是趴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此时,星星已挂满了天空。

我发现了蚂蚁王国,你愿意一起和我参观吗?

观察蚂蚁日记 篇3

这天我准备出去玩,关门的时候发现门角有一块饼干,等我回家的时候我又去看那块饼干:“呀!这怎样这么多蚂蚁?”我大声喊道。

妈妈听到了立刻赶来说:“快把饼干扫出去,要不然家里到处都是蚂蚁”。我说:“等等,我先观察一下,”我找来放大镜,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蚂蚁为什么会排成一排走呢?”

我看了一下科学书,上面说蚂蚁走时会留下一种信息素,让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或树枝去触碰蚂蚁的路线就会干扰蚂蚁的信息素,这样蚂蚁就会迷失方向,到处乱跑。

看来我们真就应在玩的同时也要观察身边的事物。

观察蚂蚁日记 篇4

一提起蚂蚁,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都知道蚂蚁团结一致,能办动比自己重好几倍的东西。其实,蚂蚁不仅团结,还有识路,能正确回到家的本领,你别不信,我就给你讲一讲。

蚂蚁,过得是群体生活,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在平时,这群蚂蚁要出洞找食,有时要走很长一段路,可是,它们却能准确无误的回到洞中。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蚂蚁之所以能准确回到家中,是因为蚂蚁有一套杰出的认路本领,使蚂蚁不迷路。

科学家在研究蚂蚁的时候发现,蚂蚁的视觉非常灵敏,不但陆地上的景物被用来识路,而且连天空中的景致也被它们用来认路。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趁着一队蚂蚁在回家的途中,用一个筒状的纸盒把它们围住,使它们只能看到天空中的景致,结果,蚂蚁的队伍根本没有乱。这人又用一块水平的横板,挡在蚂蚁队伍的上方,而且放的很低,是蚂蚁既不能看见周围的景色,又不能看见天空的景色,这时蚂蚁有些慌乱了。这说明,对于蚂蚁来说,太阳的位置跟蓝天上反射下来的日光都可以用来辨认回巢的方向。

出了依靠眼睛外,蚂蚁还能根据气味来认路。试验证明,有些蚂蚁在它们爬过的地面上留下了一种气味,在归途中,只要沿着这种气味,就不会误入歧途。也有的蚂蚁,虽然不会在爬过的路面上留下什么特殊的气味,但它对往返路上的天然气味很熟悉,所以也不会迷路。

观察蚂蚁日记 篇5

我打算观察蚂蚁,就拿了半块饼干,走到我们小区的草地上。我把饼干分成两小份,但至少还相当于大约三十只蚂蚁那样大。

过了一会儿,机会终于来了,我悄然无声地把饼干放到一只独自觅食的蚂蚁面前,一开始,那只蚂蚁看到饼干,像对我的饼干走火入魔般飞也似地冲了上去,左嗅嗅、右闻闻,左扛扛、右推推。可过了一会儿,它却非常快地爬回洞口。

我以为那只蚂蚁不喜欢饼干,正要用手去拿时,蚂蚁洞前突然爬出大约十只蚂蚁——原来是刚才的侦察兵去向蚂蚁总部报告了。

蚂蚁小分队爬到了先前的饼干旁,立刻蜂拥而上,它们爬到饼干的.边缘,一起抬起饼干。可惜啊,可惜!它们人手不够,力量不够,饼干纹丝不动。

只见三两只蚂蚁急忙爬回洞口,不久,洞中又出来了大约三十只蚂蚁,急急忙忙爬向阵地,领头的蚂蚁触角动得厉害,好像在说:“兄弟们,赶快增援,不然粮食要被其它动物抢光了!”。

洞里的蚂蚁不断涌出,只见越来越多的蚂蚁一起搬饼干,饼干终于开始移动了。蚂蚁越聚越多,饼干越移越快,浩浩荡荡地向大本营方向凯旋而归。

蚂蚁是渺小的,但它具有非常好的团队精神,蚂蚁的力量就变得强大了。

“人心齐、泰山移。”正式具有无数优秀的科技人员的精诚合作,团结努力,“神七”号太空飞船出舱才能顺利完成,从而赢得全世界注目。我们要学会合作、学会团结。

观察蚂蚁日记 篇6

虽然蚂蚁不是人,但是它们也有自我的墓地。如果蚂蚁在外发现同伴的尸体,它就会再找到一个同伴把尸体抬道一个公共墓地;如果有同伴死在巢穴里,蚂蚁绝对不会就这样将同伴的尸体藏再洞穴内,而是举行一嘲追悼会”,所有蚂蚁站成两排,几个蚂蚁抬着同伴的尸体,从众多蚂蚁面前走过,算是最后的告别。及罢,他们便转身离去,将同伴的尸体掩埋在黄土之中。

蚂蚁的娱乐方式

相信吗!小小的蚂蚁竟然会有自我的娱乐方式!

每当有空闲时间,这蚂蚁赛场上可就热闹了!你瞧!那两只工蚁正用两根后脚站立,前脚就和另一只蚂蚁的前脚接起来,用力一扭,倘若谁扳倒了谁,那他就是不可否认的摔交大王了!

小小的蚂蚁学人一样过日子,真是不可思议!!

观察蚂蚁日记 篇7

今天,我在爷爷奶奶家的墙角发现了一群小蚂蚁,这么庞大的队伍,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不由得在一旁驻足观看。

近距离的观察,让我对小蚂蚁的外形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它们的个头大约有0.5厘米长,由三粒“小芝麻”组成,头部是其中最粗最短的那粒,身体却是其中最细最长的那粒。小蚂蚁一共有6只脚,很长,这也许就是它走路较快的原因吧!仔细去看,它们的脑袋上还有两个小触角呢,一摇一晃,真可爱!

小时候就听老师讲过“蚂蚁搬豆”的故事,却从来没看见过。蚂蚁真的这么团结,这么聪明吗?今天何不一试?想到这里,我便立即行动了起来。

只见我一个箭步冲到了厨房,可翻来翻去也没找到豆豆。转念一想,米饭不也行吗?于是我弄了一团米 饭 放在了蚂蚁活动的区域附近。没过一会儿功夫,就有一只小蚂蚁发现了米饭。只见它用触角碰了碰,然后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地跑到了另一只蚂蚁的身边,和它碰了碰触角。我从书上看到过,这是蚂蚁在传递信息。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成群的蚂蚁都来了,它们快乐地在那团米饭上翻滚着、跳跃着。我在心里暗自窃喜:这么大一团米饭,可不比豆子轻松,难倒你们了吧?可转眼间,它们就又给了我惊喜。你瞧,米饭在前进了!真的呀,米饭在前进了!小蚂蚁们齐心协力、一步一步抬着米饭向洞口移动呢!

没想到今天我的收获这么大,小时候听老师讲“蚂蚁搬豆”的故事,现在我能更加生动地给弟弟讲“蚂蚁搬饭”的故事了!

观察蚂蚁日记 篇8

下午,一只小蚂蚁在茂密的草丛里散步。忽然看见前面有两块大骨头,赶紧跑回巢里把消息告诉了兄弟姐妹,让他们来搬骨头。他们来到那里,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地把一块骨头搬回了巢穴。又把另一块骨头搬了回去。回到巢穴里,他们大汗淋漓,但都很开心。

那只发现骨头的小蚂蚁也很开心,希望还有骨头搬。

晚上,小蚂蚁和兄弟姐妹都做了一个甜甜的梦。

观察蚂蚁日记 篇9

一天,天空雾蒙蒙的,小明和小红正在公园里玩游戏。

玩着玩着,小明突然发现地上有成群结队的蚂蚁在一步一步地搬家呢。他立刻大喊起来:“小红,你快过来看哪,这里有一群蚂蚁在搬家呢。”小红也惊奇地叫起来:“真的有好多蚂蚁在搬家哩。”小明说:“我去拿放大镜看看蚂蚁究竟是怎样搬家的。”

于是,小明飞快地从房间里找来放大镜,拿着它仔细地看了又看。小红接着看了之后,问:“小明,你知道蚂蚁为啥要从低处往高处爬吗?”小明回答说:“你看,天上飘着几朵乌云,说明要下雨了。如果,蚂蚁不从低处往高处爬的话,它们的房子就会被雨水冲毁,它们也会被淹死。”小红说:“原来是这样啊,小蚂蚁真聪明,我终于知道蚂蚁为啥要从低处往高处爬了。”

《观察蚂蚁日记范文汇总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